编者按:消费升级时代,食品行业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转型。追求自然、健康、绿色、便捷成为食品产业新方向,食材、口味、包装、加工技术的创新正在带来全新的食品体验。未来产业发展有哪些新趋势、新风尚?消费者在追求品质消费的同时,如何避开雷区?为帮助网友透过现象观察食品产业本质,新华网食品频道特别推出《一周食品观察》栏目,希望通过梳理产业新闻,分析解读产业现象,提供最具价值资讯,服务百姓生活。
新华网北京5月7日电(任禹西) "五一"劳动节刚刚过去,为期四天的假期使得食品及餐饮市场迎来了短暂消费高峰。昨天,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五一"假日国内旅游接待总人数1.95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176.7亿元。假期人们的出行在很大程度上拉动了文化和餐饮消费。
北京市商务部门重点监测的60家零售、餐饮企业累计实现销售额32.2亿元,同比增长6.5%。调查显示,北京市夜间消费持续升温,王府井、三里屯和青年路等区域18点至次日凌晨6点夜间消费尤为活跃,餐饮消费同比增长达51.3%,客单价在100元左右,小吃快餐、饮品、烧烤等品类最受欢迎。
随着夏天的来临,其他城市和地区也有类似现象发生,无论是风格迥异的实体餐饮店,还是方便高效的线上外卖平台,都将夜间消费带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满足消费者对丰富多彩的生活的追求。夜间经济已成为餐饮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上个月中旬起,A股市场出现较大调整,一些行业板块受到了影响,但食品饮料板块却逆势走强。从申万行业指数来看,过去一个月普遍呈现下跌态势,但食品饮料指数涨幅排名居前。
4月以来,农产品价格呈现持续走低趋势,上周(4月29日-5月5)日,价格小幅回升。据农业农村部监测,5月5日"农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15.11,比节前(4月30日下同)上升0.64个点,"菜篮子"产品批发价格200指数为117.09,比节前上升0.74个点,国内鲜活农产品批发市场重点监测的60个品种中,价格有所提升的有豆角、白萝卜、平菇、黄瓜等,价格稍有降低的包括大白菜、冬瓜、葱头、大蒜等。
6日,《市场监管总局关于2019年第一季度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分析的通告》中提到,2019年第一季度,全国市场监管系统共完成并公布428043批次食品(含保健食品和食品添加剂)样品监督抽检结果,检验项目全部合格的418474批次,不合格的9569批次,总体不合格率为2.2%,比2018年同期下降0.4个百分点。
从检验不合格的项目看,仍以农兽药残留超标、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等3类问题为主。针对抽检不合格食品,各地市场监管部门已督促企业下架、召回,控制了产品风险,并对违法违规企业立案调查、依法处置。
成年人对选择和购买食品具有一定的分辨能力,但儿童和青少年则没有足够的判断力。为加强校园及周边食品安全的监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开展了"五毛食品"整治工作。
《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开展校园及周边"五毛食品"整治工作的通知》中提到,"五毛食品"即单价为"五毛"左右的调味面制品(辣条)、豆制品、肉制品、水产制品、膨化食品、糖果、饮料等小食品,因其价格低廉,口感辛辣刺激,色泽艳丽,受到儿童、青少年青睐,但其可能存在高油高糖高盐或甜味剂、防腐剂超标的问题,不利于身体健康。据了解,这种"五毛食品"通常通过小卖部,文具店,甚至书店出售,对学生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多地有关部门已采取监管行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