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7日 星期二

党建: 净长街

党建
党建 
净长街
May 7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本报记者 张小英

  长安街每天几点钟"醒"来?

  刘哲知道,是清晨5点,清扫长街这活儿,他已经干了20年。

  每天5点整,刘哲就和西城环卫环丽中心的同事们,开着各种清洁作业车辆,上街清扫。此时,等待观看升国旗仪式的人们开始进入天安门广场,长安街上的车辆也一点儿点儿多起来,新的一天马上开始……

  长安街、府右街、太平桥大街、三里河路……刘哲和同事们每天要清扫74条重要街道,237万平方米区域,10座过街天桥,13条地下通道,1091套果皮箱……"北京市道路以克论净",刘哲说,"长安街的清扫目标,是席地而坐。"

  这放在以前,难以想象。

  1999年,29岁的刘哲从工厂调到西城环卫一队。当时,他负责清扫新华门到府右街路段,每天"腿着"走两遍。第一遍干"粗活",用大扫帚从新华门扫到府右街路口,得一个半小时;第二遍干"细活","背着大背斗、手握杈把儿,清扫马路牙子",一干四五个小时。"新华门门口没有果皮箱,清扫的20多斤垃圾,得用背斗一步步背到府右街路口,才能倒掉,斗量比较细,压得肩膀疼。"刘哲说得平静,但辛苦自知。

  风里来雨里去,最怕碰上大雪天。

  只要一飘雪花,刘哲和同事们全员到岗,组成"突击队",连续作战。"那时还没有融雪剂,长安街马路牙子上的冰,有20公分厚、30公分宽,全靠我们手持洋镐一点儿点儿刨。"刘哲搓了搓手,"一镐下去,只能刨出个印儿,至少需要三镐才顶事儿。"

  那时候,刘哲就开始琢磨,有没有办法既能把街扫净,还能让同事们少费点劲儿。自此,一下班,他就和同事们琢磨、实验,无数次失败后,他们终于鼓捣出一款"两箱一筐"快速保洁车。

  "其实说起来也简单。"刘哲有点儿不好意思,"就是在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前安一个垃圾筐,车后挂保障箱和工具箱。"

  别小看这"两箱一筐",遇到地上有"大脏儿(比较显眼的垃圾)",环卫工人不用下车,就能用捡拾器把垃圾夹起来。"刘哲说,"工具箱里还有铁钩子,遇到草坪、树坑等卫生死角,用铁钩子清掏垃圾,省事儿多了。"

  机械化,加上"两箱一筐",垃圾滞留时间由原来的30分钟缩短到15分钟,人均保洁面积由原来的1.4万平方米提高到2.83万平方米,效率提高一倍。

  初战告捷,刘哲干劲儿更足。

  刘哲和同事们"兼任"技术工,依据实际清扫经验改造设备。一次次摸索,一次次测试,道路路沿清洗装置、果皮箱自动清洁车、新式电动清洁拖布车、多功能道路洗刷作业清洁车……一系列创新设备在刘哲他们的手中诞生。目前,西城环卫环丽中心已获得国家专利18项。

  "原来背背斗、拿杈把儿,现在我们也能创新设备,打扮城市",刘哲说,能为这座城市的清洁、美丽尽一份力,他很自豪。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