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大学民间文献整理与研究中心,魂如其名,"民间"是这个团队最绚烂的颜色,也是他们最基本的工作方法和研究指向。
2014年,为改变我省乃至北方地区对民间文献整理和利用不足的现状,进一步推动新的学术领域的开拓和学科增长点的培育,中心应运而生。一批刚刚从海内外知名高校毕业的80后博士成为团队主体,他们朝气蓬勃、志同道合,5年来,始终秉持"眼光向下",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眼发现历史,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研究之路。
进村找庙,进庙找碑。村庄是中国社会最基本的聚落单元,在他们看来,村庄本身就是一部综合的民间文献,村落中的人、物、事、景都是它的组成部分。其中,庙宇是乡村文化的活化石,碑刻则是乡村历史的载体。与平原地区不同,我省保留了唐代以来数量最多的古建筑,其中绝大多数为庙宇建筑,与其相关的各类碑刻不仅直接记载了不同时期庙宇的修建情况,更反映了当时社会经济的整体面貌,是研究乡村历史文化的最佳材料之一。几年来,他们踏查太行山数千个村庄庙宇,收集整理碑刻2万余通,相关县域碑刻的数量和质量已大大超越《三晋石刻大全》,更具史料价值。
人类是社会生活的主体,村民是村落空间的主人。团队坚持以人为本,始终将"人"放在乡村历史研究的核心地位。每到一处,团队成员都要与村庄中的干部、文化人和耆老就村落的历史文化进行交流访谈,由此获得了大量"地方性知识"和民间文献线索。
作为乡村中的"陌生人",他们常常碰壁,可他们用对乡村文化的谙熟和热情打动了"熟人社会"中的人们,从被误解到被支持——庙宇中倒伏、掩埋的碑刻,村民拿撬棍帮忙竖立;远在深山中的小庙,村民当向导自愿引路;为节约团队往返时间,村民腾出自家房间提供住宿……团队与村民处成了一家人。黎城县的一位镇长对中心老师说:"一开始,我们以为你们和以前调查的人一样,来看看就走了。没想到你们一待就是半年,去的村庄比我们本地人还多。真是佩服你们这种精神。"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民间文献的创造者。数千年来,人民创造的村落、建筑、碑刻、家谱、契约等民间文献,不仅在村落历史研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更可以上升到遗产的范畴,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动力。立足于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在数年来田野作业的基础上,该中心于2017年将传统村落价值体系研究与易地扶贫搬迁紧密结合起来,探索山西传统村落的整体保护与脱贫致富的有机联系,所撰写的调查报告、咨询报告得到相关市和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在推进研究成果转化和实现兴晋富民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努力的年华不遗憾,奋斗的青春最美丽。作为一个年轻的集体,他们表示将继续走向民间,将学术论文书写在三晋大地,将研究成果运用于三晋大地,将不悔的青春足迹踏遍三晋大地。
本报记者 李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