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封信让云南怒江州贡山县独龙江乡一下子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今年2月底,独龙江乡党委写信报告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独龙江乡人均收入6122元,已实现整族脱贫。4月10日总书记亲自回信,表示祝贺,给予勉励!
从住"木楞房"、通讯靠"放炮"、病了靠"天"医,到家家户户住进砖混房、4G网络村村通、小车来代步、看病可远程……4172名独龙族群众如何成功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独龙江乡靠什么"一步跨千年"?
"多年来,独龙江乡获得各级的大力帮扶。从2010年开始,独龙江乡通过推行整乡推进、整族帮扶,全乡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17年9月,怒江州委州政府决定实施以独龙江乡'率先脱贫、全面小康'为主题的脱贫攻坚提升、基层党建提升等'八项提升'行动。党组织的引领让独龙江乡取得了今天的成绩。"独龙江乡党委书记余金成表示。
思想引领,政策传万家
每周一早上8时左右,马库村各家各户赶来的村民聚集在干净整洁的活动广场上,参加每周一次的升旗仪式。国旗冉冉升起后,"国旗下的讲话"随之开始。每周村里会提前通知村民小组长或党员做准备,轮流给大家"讲话"。最近一次的"讲话"是村党总支书记江仕明结合村里的情况,向群众讲解最新的国家政策。
为什么会想到组织这样的活动?2017年国庆节,怒江州作出全州开展"升国旗、唱国歌"活动,提振干部群众精气神。马库村党组织积极响应州委部署,每周一例行开展此项活动。村里每晚还会通过喇叭转播新闻联播,后来逐步规范形成一项制度,成为群众生活中的一部分。
"每周一次升旗活动,每日转播一次新闻联播"的"两个一"活动坚持下来,让马库村的村民思想"开了花":他们爱党爱国的意识更强了,思想更开放了,村党组织的凝聚力也更强了。2018年,"两个一"活动在独龙江乡全面推广,引导独龙族群众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
独龙江乡还充分用好28个村民小组活动场所这一阵地,把活动室当成培训中心。"我们举办了各类培训班,把政策宣传也融入培训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独龙江乡组织干事杨进宝说,2018年,全乡开展"万名党员进党校"等培训达600余人次。
"我们靠组织学习培训,不断提高从乡到村的党员干部的思想认识,再让他们去宣传动员群众。"余金成说。由于干部注重思想引领,坚持把群众的各种情况摸清楚,然后再把政策向群众解释宣传,独龙江乡的干群关系一直保持良好,为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
示范带动,产业帮致富
6年前,当一株株免费发放的草果苗被送到家门口的时候,还在上中学的迪文军充满好奇。虽然生活在森林覆盖率达93%、植物种类丰富的独龙江畔,但大部分独龙族群众没听说过这种叫草果的经济作物。让他们更没想到的是,种3年后才能挂果的草果,最终成为帮助他们脱贫致富的"金果果"。
"我们家刚开始种了2亩,对种植技术不了解,成活率也不高。"如今已经当上村民小组长的迪文军回忆道,草果是"老县长"高德荣最早带大家种的,为了让独龙族群众学会种草果的本领,高德荣自己建了一个草果基地,试种成功后,教大家一起种。之后,独龙江乡通过党员干部带头示范,先学先种,在全乡推广草果种植。迪文军说,目前草果已成为他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2018年,独龙江乡种植草果近7万亩,产值达740多万元,单这一项让整个独龙江乡人均增收1800多元。
"说给群众百遍,不如做上一遍。"余金成说。为推进脱贫攻坚工作,全乡党委班子成员每2人挂包一个村,每个乡干部都要挂1个村民小组,直接到一线去,身先士卒带头示范。为做好示范,独龙江乡还精选了23名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和9名行业扶贫工作队员,在各村先试先行,形成了蔬菜种植、重楼种植、旅游客栈等驻村工作样板田。
"我们还尝试种植葛根、羊肚菌等,下一步还要考虑以党员带头组建一些专业合作社,不断推进独龙江乡各项产业的发展。"独龙江乡驻村工作队大队长张贵华表示。
激发动力,摒弃"等靠要"
从原始社会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独龙族群众整体文化素质不高。长期以来,从资金到物质,独龙族群众获得了各级各部门的各种帮扶,也让人担心他们因此内生动力不足。不过,一次活动,让巴坡村党员干部找到了既加强党组织号召力又能激发群众内生动力的方向。
2018年6月初,为了参加乡里举办的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7年文艺汇演,巴坡村组织了部分村民到村活动广场排练节目。没想到,几次排练活动下来,引起了全村人的兴趣。大家不约而同地来广场观看排练,也跃跃欲试跟着跳起了舞。后来大家约定俗成,每周的周三、周六、周日集中在党群活动室排练。最后虽然排练结束了,但是在党组织的引导下,巴坡村逐步形成了"穿民服、唱民歌,跳民舞"的习惯。
这在外界看来并不特别的活动,却对独龙族群众有着不一样的意义。"独龙族群众原本不太喜欢相互交流,但是通过这样男女老少都爱参与的活动,群众在家喝酒的情况少了,互相交流多了。"巴坡村委会主任王世荣解释道,大家相聚时谈论的不仅是唱歌跳舞,而是延伸到家庭教育、种植技术等方面,无形中促进了独龙族群众之间比学赶超。
2018年巴坡村的集体经济项目养鸡场投入建设。为节省成本,村里发出通知让大家有空来帮忙编竹栅栏。"没想到通知发出后,现场很快挤满了人。"王世荣说,为了维护好秩序,村里只能要求群众,一个村民小组接着一个村民小组来帮忙。
在独龙江乡,类似巴坡村引导群众"从火塘到广场"的活动还有不少。从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救灾救援、生产自救;到组织护村队做好村内日常治安巡逻,维护邻里和谐、排查地质灾害隐患;再到组织文体队开展政策宣传、文艺和体育活动等,独龙江乡已经把党组织的引领融入群众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
倡导文明,"精神"也要富
4月20日,周六,五年级学生孔汉梅起床后,主动拿起了扫帚打扫屋里的卫生。而她上初二的姐姐已经把门口鞋架上的鞋子摆放得整整齐齐,还配合着父母把家里的物品里里外外地收拾了一遍……
这看似平常的"全家总动员",对孔汉梅一家人却是一次"家庭比赛"。原来,他们整理后还要拍照片,"晒"到所在的孔当村微信群和其他家庭比拼,看看谁家更干净整洁。毕竟,挂在家门口的"洁净户"流动红旗,她们不想被别家"抢"走。
"这是大学生村官余明花先提出的建议。"孔当村党总支书记鲁江利介绍,原来独龙族群众刚搬进安居房时,不注重个人卫生,鞋子衣服到处扔,甚至碗筷也不洗。
为了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2017年孔当村按余明花的建议,开展了"每日一晒"活动。要求各家将家庭内务整理情况照片上传,之后由村里的专门检查小组入户检查。后来这一做法逐步形成了一套规范的监督管理及奖惩机制:做得不好的,要被村里点名批评,而优秀者可以获得一些日用品奖品。
"通过2年多的努力,家家户户基本形成了习惯。从2018年9月开始把'每日一晒'改为'每周一晒'。"杨进宝说,目前"孔当经验"已在全乡推广实施。
脱贫攻坚,不仅仅是物质生活上的进步,更应该是精神面貌的提升。独龙江乡通过积极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从家庭内务到群众外部居住环境卫生等细节入手,培养独龙族群众良好的生活习惯,不断提高他们的精神文明素养、文明健康生活水平。
吸引人才,储备新力量
"我家有党员,乡村向我看。"走在独龙江乡的村寨,不时会看到这样金底红字的牌子挂在村民家门口。独龙族群众说,党员是一份需要努力争取的荣耀,也是听党话、跟党走、感党恩最直接的表达方式。
2014年,当了17年乡村医生的孟文新如愿以偿入了党。"以前村里的卫生室只有一间板房,一把听诊器。"孟文新说,2018年,村卫生室已经有10间房,还增添不少新的设备,这些党和国家给予独龙族群众医疗卫生保障上的变化,让他备受鼓舞。他选择入党,就是选择用坚守自己乡村医生为群众看好病的方式来报党恩。
和孟文新一样,执着要入党的还有献九当村肖切小组的村民肖龙。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的肖龙是独龙江乡派出所的专职辅警,如今他已经被列为乡里的入党积极分子。肖龙说,作为独龙族人,他一直为社会各界对家乡对自己求学路上的帮助心怀感恩,特别是大学时了解到党史后对党更加崇敬,后来看到家乡的党员志愿服务队不计个人得失地带头为群众做事,更是为之感动。"我2017年毕业后,就向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
独龙江乡群众特别是90后、95后积极申请入党的人数越来越多。即便如此,独龙江乡坚持不唯数量、重在质量的原则,把好党员入口关,好中选优重点培养积极分子44名。
在各级党组织的引领下,独龙江乡越来越具吸引力,一大批90后正在用最美好的青春为独龙江乡向小康迈进做出自己的贡献。
脱贫只是独龙江乡迈出的第一步,更好的日子还在后头。走访中,笔者听到最多的一句话是"幸福不忘共产党、独龙人民永远跟党走"。(通讯员 杨建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