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5日 星期四

食品频道: 误吞鱼刺 女子险丧命

食品频道
食品频道 
误吞鱼刺 女子险丧命
Apr 26th 2019, 00:00, by 人民网

  因吃饭时误吞一条鱼刺,一名30岁来自顺德的霍女士(化名)日前经历了一场劫难。这根鱼刺穿过咽喉部,进入食管时偏离即将滑落到胃的路线,中途插入主动脉,离心脏非常近。被异物侵入的主动脉,一旦引发大出血,患者生命垂危。胸痛发热近一周后,霍女士拍胸片终于发现了这根鱼刺。

  因鱼刺位置太凶险,霍女士转诊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经过开胸手术,上人工心肺辅助,医生终于顺利完成主动脉分离,找到那根鱼刺将其取出。在ICU观察两日后,霍女士顺利转到了普通病房。医生提醒,鱼刺虽小,造成的破坏性可以很大,一旦有鱼刺持续卡喉或者造成其他身体器官不适的情况,勿擅自吞饭团强咽,应尽早到医院由医生用专业器械将其取出。

  一条鲮鱼骨 穿过食管插入主动脉

  4月8日,霍女士在家中吃晚饭时吞下了一块鱼,因没有咽喉部刺痛,她没有意识到误吞了鱼刺。再进食一口饭时,霍女士感到非常明显的胸痛,"我当时以为是自己心脏突然出现问题了。"

  直到两天后,胸痛越来越明显,并且牵扯到后背痛,出现反复发热的症状,霍女士才去医院就诊。

  4月14日,在当地医院做胸部CT,发现霍女士食管上段有一根鱼刺穿透食管,刺入主动脉。由于鱼刺已经进入一周,主动脉水肿明显,肿胀严重,加上这个部位非常凶险,如不及时处理将引起主动脉周围化脓及大出血危及生命,后果不堪设想,霍女士随即被转诊至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总医院。

  该院心脏外科张卫达主任获悉情况后,考虑到患者鱼刺已扎破主动脉一周,并出现了发热和主动脉局部血肿,立即安排尽快手术。当天晚上心脏外科联系了消化内科、介入科专家进行联合会诊,由于鱼刺穿透主动脉致局部血肿且已经存在感染迹象,介入治疗容易引发感染,因此选择手术治疗可能更加合理,可以清除异物,缝闭主动脉和食道破口,清除感染病灶,局部开放引流预防感染加重。如果用食道镜取鱼刺,可能会发生大出血、食管穿孔、纵膈感染等不良后果。

  手术:

  上人工心肺"保驾护航"

  安排妥当后,霍女士在全身麻醉下进行开胸手术。由于鱼刺刺破食道已经一周了,局部有血肿和炎症改变,手术一碰就出血,当分离接近鱼刺部位时,就有血液喷出,情况非常棘手。

  为了避免一旦取出鱼刺引发大出血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医疗团队在手术过程中同步启动了人工心肺机辅助,一旦发生大出血危及心脏,人工心肺可以即时实现血液循环。手术持续了四个多小时,张卫达顺利找到出血部位缝合止血,取出鱼刺,清洁创面,修补食道表面破口。当这根潜伏了一周的鱼刺被取出时,尺子度量约长2.5cm,一头非常尖锐,像一把锋利的刀。

  在ICU躺了两天顺利度过观察期后,霍女士随即被转到普通病房。霍女士告诉记者,事后回忆,这根鱼刺很可能是来自鲮鱼鱼头部位的鱼骨,"吃饭时完全没意识到吞了鱼刺了,我还以为自己的心脏出现了问题。"

  鱼刺虽小

  处理不好可危及生命

  "鱼刺刺入主动脉的案例非常少见,也非常凶险,一年出现几例中,死亡率高达50%。"来自该院心脏外科的副主任王晓武表示,该类型的手术非常棘手,也非常凶险,主要在于两点:一是鱼刺刺入主动脉后,该部位压力非常大,取出那刻,压力释放出来,容易导致主动脉血液喷涌而出,危及生命,所以当时上了人工心肺机器进行"保驾护航";二是该主动脉水肿后发生粘连,很容易出现感染等并发症,主动脉位置离心脏非常近,这也是致死因素之一。王晓武介绍,一般误吞鱼刺常发生在咽喉等表浅部位,医生用喉镜可取出,如果鱼刺进入了食道或是滑落到胃,也可以用食道镜、胃镜等工具取出,如果鱼刺突然改变路线,横冲直撞,由于食道离气管、主动脉部位比较近,所以这两个部位最容易"中招"。

  张卫达提醒,临床上,误吞鱼刺被卡的现象常常发生,鱼刺卡喉,人们习惯用米饭或菜吞咽将鱼刺带入消化道,或喝醋希望软化鱼刺,这些办法都是非常危险的。在临床上有不少报道关于误食鱼刺造成的食道气管瘘,穿破血管感染后置换人工血管或腔内支架再感染,食道穿孔胸腔感染甚至胃肠道穿孔等,花费了大量金钱还给身体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所以,当鱼刺卡喉时,千万不要吃食物反复吞咽,应该到有相应设备的医院用咽喉镜或食道镜取出鱼刺。当然,重要的是预防为主,在吃鱼时尽量不说话,不打电话,不看电视,应该细嚼慢咽。(全媒体记者梁超仪 通讯员耿华、罗佳、曾顺香)

You are receiving this email because you subscribed to this feed at blogtrottr.com. By using Blogtrottr, you agree to our policies, terms and conditions.

If you no longer wish to receive these emails, you can unsubscribe from this feed, or manage all your subscription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